集团建设

当前位置: 首页>>集团建设>>正文

弘扬“工匠精神” 培养大国工匠

2018年10月12日  点击:[]

  “工匠精神”是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精神成果,是注重细节,追求产品的完美和极致; “工匠精神”包含丰富的内涵,它涵盖了职业操守、思想态度、素养品德、文化氛围多个层面,可以具体表述为:“业精于工、品得于行、匠化于文”。精益求精的“工匠精神”体现在企业的生产和服务过程中,高职教育已成为实现“一带一路”“中国制造2025”等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力量,要实现从“制造大国”变为“制造强国”、从“中国制造”转向“中国智造”,培养一大批具备“工匠精神”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至关重要。

  以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,通过“业精于工、品得于行、匠化于文”等多种举措并举努力践行“工匠精神”。

  (一)业精于工。

  业精于工,它是一种精神。即对产品精雕细琢,对工作精益求精,把事情做到极致、做到完美,甚至一辈子专心致志就做这一件事情。

  机电工程分院通过开展兴趣小组等多种形式,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、专注能力、专业精神和“工匠精神”。共组织了7个学生社团: 自动化技术创新小组、单片机创新小组、无人机创新小组、现代电气控制技术创新小组、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创新小组、机械制造创新小组、车辆运用与维修创新小组。学生社团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设计创新、技术创新、产品创新,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。

  

  图1. 创新小组活动和作品

  

  图2. 创新小组作品-无碳小车和砂带磨床

  机电工程分院通过参加技能竞赛,不但锤炼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,而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:参加了第3、4、5届全国水利高职院校技能大赛、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术技能创新成果展、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、陕西省第五届大学生模拟及模数混合电路应用设计竞赛、陕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获得1等奖1项,2等奖8项,3等奖6项。3个创新创业项目入围杨陵区创新创业大赛决赛,获得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1项、优秀奖1项;1个项目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“中美创客”大赛;3个项目参加杨凌示范区成立二十周年文化创意大赛;孵化带动大学生自主创业,注册成立了2家公司。在第二届中国大学生“互联网+”创新创业大赛陕西省赛中获得铜奖1项、《悟空出修》项目获2017第三届中国“互联网+”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省级复赛金奖、最佳带动就业奖。

  

  图3. 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及成果

  

  图4. 创新创业技能大赛训练及比赛现场

  

  图5. 创新创业大赛获奖

  (三)品得于行。

  品得于行,“工匠精神”是一种品行。这种行为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,吃苦耐劳、勤勤恳恳、尽力尽职,将技能报国的理想落实到日常的学习、实验、实训环节中,反复磨炼自己的专业技能,完成从熟悉到熟练再到精通的蜕变。

  机电工程分院所辖28个实验室、2个工程实训中心,以“管理整理、管理整顿、管理清扫、管理清洁、管理安全、管理素养的6S管理机制来规范学生的学习和训练行为。将企业的管理规范和制度引入日常教学中,规章制度上墙、知识背景上墙、要求严格遵守制度和规范,认真严谨的对待实验实训过程中的每个环节,在最细微处见真章,认真雕塑自己的工匠人生。

  

  图6. 6S管理下的实验室

  (四)匠化于文。

  “工匠精神”是一种文化。现代学徒制传递工匠精神,通过现代学徒制,让名师巧匠对学生进行一对一、手把手的指导,在真实的工作环境、任务规则下言传身教,培养学生对职业的敬畏、对技艺的执着。

  机电工程分院通过开展“背书包、正态度、促学风”活动、“借鲁班刻苦学艺精神,促学生专业学习风气”等系列活动,将“工匠精神”、“鲁班精神”通过校园文化的形式传递给机电分院1200多名学生、收到征文200余份,促进学风建设,从细微处培养学生的“工匠精神”。机电工程分院开展经典诵读活动,发挥校园文化对工匠精神养成的独特作用,深化区域人文精神培育,建立文化传播阵地,开展博雅教育,弘扬中国传统工匠文化,传递“工匠精神”。

  

  图7. 背书包促学风活动和鲁班精神交流活动

  

  图8. 经典诵读活动

上一条:中国杨凌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典型案例(1) 下一条:立足专业特点,校企协同育人

关闭